似乎藏在陰影中。手中撐着一把黑傘,腳踩在一處處水窪上,濺起水花。
「嘎吱——」
隨着越來越近,光線也越來越明朗,能看出他板着臉。
濃眉輕皺,眼白盯着斜下方。落魄而又心事重重。
在他面前,黃月泰一直挎着斯坦尼康進行拍攝。因為巷子裏雜物亂堆,助理無法上手幫忙。只能靠他一個人來托着斯坦尼康和機器。滿臉汗水。
巷子裏道路不平,四處水坑,再加上亂堆亂放雜亂無章,根本沒法鋪設滑軌,只能選擇手提拍攝。這就真的很考驗攝影師的基本功了。很多攝影師一輩子都沒學好手提拍攝。
手提拍攝,攝像師不能無氧拍攝,因為堅持不了幾多時間。呼吸的節奏與手提的幅度要掐的很精準才行。
黃月泰早年被稱為「鐵手」。在沒有斯坦尼康的年代,全憑一雙手,更了不得!
全港真的敢說在技術上超過黃月泰的攝影師,恐怕一個都沒有。未來也就屈指可數的幾位能夠相提並論。
「厲害——」
羅禮莧與黎叔湊過來暗暗豎起大拇指。電影行的專業人士,最佩服的就是有真本事的行家。膠片電影最注重基本功。
一年一個導演,五年一個攝影。
一個攝影師從學徒到真正的攝影指導,最少需要五年的時光來打磨。
劉瑋鏹算是這一行既有天賦又有名師的典範。從劉家莨導演的《十八般武器》的小工到《雨夜屠夫》的攝影指導用了多長時間?
他熬了五年半。
想到這,吳孝祖瞥了眼身旁年輕精壯的羅禮賢,微微一笑。為了心中某種「養成」的陋習,他安排給了羅禮莧一個導演助理的頭銜。讓其跟在黎叔身後學習。
在吳孝祖班底中,攝影有了黃月泰、劉瑋強兩位頂尖高手。燈光方便,鄒林也足夠耀眼。但是動作、特技方面卻一直乏善可陳。
實際上並不是他面臨這樣窘境,很多導演都有這樣窘境。如今,港島大多數的動作、特技人才全都已經被袁家班、洪家班、劉家班、成家班等等幾大班底壟斷了。想真正的開一部大場面電影,就一定要請幾大班底才行。
反倒是,羅禮莧很有這方面的才情膽色。最重要他膽子夠野。為了以後拍攝也好,還是為了發掘人才也好,吳孝祖沒道理不提攜一下羅禮莧。
當導演,他的天賦就一般。但動作、特技、爆破、火藥、飛車等上邊,羅禮莧就真的很有一套。
黃月泰拍的的好,劉清雲演的也很到位。
整場戲,就是幾步路而已。
走路,看似很簡單的一個動作,但很多人在鏡頭前就忘記如何走路。
形體這堂課屬於演員的基本功,同台詞一樣基礎。
古代戲行稱作身段,一個手勢全是戲。
講究的是:舉手到眉邊,拱手到胸前;雲手如抱月,指手到鼻間。考驗的是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。比如梅先生,還未開口,只是起了個雲手,蘭花一送,頓時間百媚叢生,嬌羞百媚就出來了。
演戲也如此。口白、身形都是基礎中的基礎。港島演員的通病是基礎差。從天王到天后,皆是如此。
碰到天賦好、運氣佳,諸如梁超偉,幾部戲經驗積累下來,基礎就夯實了。再比如陳冠西,一部戲一個進步,如果不是***,以他當時展露出來的狀態和天賦,他也許會成為梁超偉這個級別的演員。
劉瑋鏹接受採訪的時候,就講拍《無間道》時,他覺得有一幕,陳冠西比劉德樺塑造的更準確。就是回頭看着陳永仁被趕出警校的那一幕。
如果碰到天賦一般的——例如劉德樺。
華仔一直拍到第95部戲,才終於擺脫了偏平的人物塑造,拋卻了扮酷耍帥的套路,憑藉《暗戰》拿下金像影帝。
化繭成蝶,真正被人贊一句,華仔會演戲。
演戲就像建樓房,塑造角色時地基很重要。肢體與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