貞觀俗人

第1154章 五更煙火


    咚——咚!咚!咚!咚!

    木棍敲打在竹筒上發出一長四短的聲音,在寂靜的夜裏清脆悠長的迴蕩着。

    一更人二更火,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。

    「天色晴明!」

    「五更,寅正四刻,早睡早起,保重身體!」

    一名身着葛麻布袍的少年敲打着竹梆子沿街報曉,少年也就十一二歲左右,粗衣麻鞋,衣着樸素,人卻很精神。

    他是金銀城學校的五年級學生,這些高年級的小學生,都要輪流值日,輪值時每天第一個任務就是報曉。

    當城中的鐘鼓樓里敲響五更鼓時,他們就會拿着梆子開始走街串巷的打更報曉。

    相比起專門的守夜打更人從一更開始打更不同,學生們交四更時起,先撞響學校的鐘,然後沿街報曉,各分地方。

    每天值日報曉的學生不止一個,而是有好幾個,每人劃分一個片區,包幹報時。一邊報時,順便還要報一下天氣。

    順帶的,還兼職一下送報郎的差事。

    呂宋如今也越來越熱鬧,淘金者不斷湧入,近十萬淘金者,也帶來了巨大的其它需求,因此呂宋現在有許多個淘金小鎮,秦家也建立了許多配套的商鋪、作坊,外面還有許多種植莊園,更有充當護衛力量的家丁隊伍。

    金銀城中的學生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,多數是秦家收養的孤兒或棄嬰,從小撫養,秦家來到呂宋,也帶來了許多孩子,讓他們在這邊一邊讀書,一邊適應這裏的情況,以為將來儲備人才。

    孩子們無父無母,且還是半工半讀,都很堅強努力。

    就算是才十一二歲的孩子,半工半讀之餘,也還要兼負報曉這種差事。其實城中有鐘鼓樓,依據漏鍾記時,然後以鐘鼓向城中百姓報時。


    但學校還是安排了孩子們輪流早起報曉,除了沿途報時外,順便報一下天氣,兼投遞報紙的差事。

    報紙有金銀城自己印發的淘金報,也有隨船過來的報紙,如武安府發行的太平商報,廣州港發行的南方消息,朝廷長安和洛陽等發行的幾份大報等。

    隨着少年的高聲報時報天氣聲,金銀城也慢慢的甦醒過來。

    做早點小食生意的推開門,把攤子支起來,開始把第一籠包子放上蒸鍋,那邊賣肉的鋪子,也已經把豬牛羊等宰殺好,將肉擺上案台分割。

    一家家鋪子開門。

    城中的商販、工人或是管事們,也都陸續起床,開始一天新的生活。

    街角早點鋪的老闆笑着沖少年道,「後生崽聲音夠亮啊,來,吃個包子。」

    少年卻笑着擺手謝過了。

    學校不允許學生們在街上收人的東西,哪怕是別人送的也不行,不過街坊商民們也都很感覺學生報的報曉和報天氣,尤其是這些孩子們不論颳風下雨,那都是風雨無阻,按時按點的。

    對於大早上還在床上的百姓們來說,報時和報天氣都是很有用的信息,畢竟這年頭也不是誰家都能水鍾刻漏這些的,不用起身便知道時間和外面的天氣多好。

    可以根據天氣情況,提前做好一天的安排。

    大家都想感謝一下,但學校規矩嚴格,少年們也都很自立自強,是堅決不會收任何一點好處的,哪怕就是一個包子也不行。

    於是到了如今,便也漸由商會、行會們自發組織,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兩天,會籌集一些物資到學校去慰問看望師生,給予一些幫助。東西可能也不多,一點米麵糧油或是布料等,但這卻是一份難得的魚水之情,是受到金銀城秦家執事會的讚賞的。

    隨着這一聲聲報時,金銀城這座呂宋島上第一大城也開始熱鬧了起來。

    做為呂宋的中心,這裏有許多店鋪作坊,最先開業的自然是一個個早點鋪子,碼頭區向來是最先熱鬧起來的地方。

    曹家從食、萬家饅頭店、武家蒸餅、石家胡麻煎餅,李四家北食店,金家南食店,丁家素茶店,史家瓠羹店等眾多都爭相開



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海上升明帝  逍遙小地主  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從  重返大隋  晚唐  唐朝好地主  明末稱雄    龍王醫婿  決戰龍騰  開錯外掛怎麼辦  山村小神醫  

同類最熱
搜"貞觀俗人"
360搜"貞觀俗人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