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永在

第二百四十三章:編修《建文大典》(中)


    乾清宮裏,朱允炆沒有先介紹自己對於《建文大典》的構想,而是將南直隸省考的考捲髮下去,讓四人先看了一遍,不出意外的,四人俱都不由自主皺起眉頭。

    「南直隸的考題,有的是民生方面,也有經商和律法方面的,不出意外,考的一塌糊塗。」

    朱允炆輕笑着搖搖頭,倒是替這些考生說起了好話。

    「沒辦法,是朕想的簡單了,讓一群沒有當過官的人來動筆治理地方,哪裏考得好呢。」

    平素里大家喝酒的時候總能吹的山呼海哨,真遇到具體事件,這群基層的士子學生可就麻了爪,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怎麼辦,除了假大空的大道理說的比誰都順溜。

    「我記得翰林院在洪武年的時候,還煞有其事的編修過一本《縣令到任須知》以及《責任條例》,有這麼回事吧。」

    聽到朱允炆問起這件事,四人都笑了起來。

    洪武年,很多翰林進士下放基層任縣令,但縣令的工作跟他們在京城裏搞學問那完全是兩碼事,很多學子到了地方瞬間兩眼一抹黑,根本不知道該從哪裏下手,更別提開展工作了,為此,太祖皇帝找了幾個類似後世的優秀縣令,召集他們到翰林院編修了這麼一本為官指南。

    一個縣令下到地方,首先要抓哪些工作,其次要走訪哪些地方,最後要處理哪些疑難雜症,那本書上都有。

    這本書有多厲害呢,一個縣裏大小事項一百餘條,可謂事無巨細都給你講的一個明明白白,你不用費腦子請師爺,就拿着這本書按照上面的步驟去施政,包管三年地方省府的吏考能過。

    後來,有的家庭條件好的官員更加懶惰,乾脆請一個師爺,讓他按照這本書來代行縣令職責,自己在家躺着睡大覺,吏部又一人發了一本《責任條例》,這兩本書,就是大明進士的必修課文。

    而這兩本堪稱為官教科書的題材,從洪武年一直貫徹到清末。


    這也就是所謂的按綱施政。

    太祖的意思就是我不需要你有你的想法,我只需要你按照我的想法來當官就成。

    一本《縣令到任須知》,讓無數進士縣令在下放的時候,無論他是去遼東還是去甘肅,亦或者去福建、兩廣、雲南,他到地方的所作所為都是這般生搬硬套,根本不懂得變通。

    曾經也不是沒有那種心高氣傲之徒,他們倒是挺有思想,覺得做官不能這般生硬,不能搞按綱施政,他們覺得自己可以治理好地方。

    誰還不會治個國了?

    結果就是他自己的想法搞得更是亂七八糟,被太祖氣的一刀砍翻,從此嚇得這天下縣令都老實下來。

    小本本治國成了明清兩朝的常態。

    「朕看了這本《縣令到任須知》,也看了《責任條例》,有感而發,這才想要編修一部《建文大典》來,你們倒是可以理解為新的《為官須知》。」

    聽了朱允炆的意思,楊士奇第一個表示贊同。

    「陛下聖明,為官須知這種東西,確實是非常重要的。士子寒窗苦讀,讀的書到底都是一些大道理,深入基層安民地方,根本用不到什麼聖人言論,確實需要一些指導的為官教材。」

    先說完這些吹捧的廢話之後,楊士奇又提出了擔憂和質疑。

    「但是恕臣直言,施政還是需要因時、因地制宜,不能按照印刷術那般,一次性製造一大堆一模一樣的縣令,距離中樞近的江南地區還好些,但是偏遠省份,光一個民族風土問題就打得頭破血流,像兩廣和貴州,至今仍然是一天一小打,十日一大打,流血事件層出不窮,這些問題哪裏是一本為官須知能解決掉的。」

    一本為官須知,就好比是工廠的流水線,批量生產了一大批仿佛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官員,甚至連他們的思想都是一模一樣的,漢民集中的中原地帶還玩的轉,漢土混居的邊疆那可不行。

    明清兩代,我國跟少民的衝突持續了六七百年就沒有停止過,出兵平亂的血腥鎮壓那更是不勝枚舉,僅洪武一朝



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楚書,太祖皇帝本紀  首輔  大明太師    在海賊開DNF  了不起的宗門模擬器  荒古武神  葬天神帝  

同類最熱
搜"日月永在"
360搜"日月永在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