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。
《遊戲王》的決鬥規則並非剛誕生就很完善。
而是隨着漫畫、動畫新內容及新卡牌的不斷推陳出新,才逐漸形成一套規則體系。
說得更直白一點……
前世被萬千粉絲所推崇的決鬥規則體系,其實一開始只是一個單純比數值大小的玩法。
在高橋和希創作的《遊戲王》漫畫裏,起初是帕加索斯·j·克羅佛多造訪埃及後,才弄出了「決鬥怪獸」遊戲。
一開始只有通常怪獸卡。
最早出現的魔法卡是通常魔法卡【巨大化】!
有了魔法卡後,才讓《遊戲王》擺脫了單純的「數值大小」對比,有了一定的智力對抗內容。
當然,這還不夠完善!
光靠魔法卡,這套卡牌遊戲的內容,還是顯得有些單薄,估計沒多久就膩歪了。
於是在後來的發展中,又新增了【陷阱卡】與【裝備卡】兩種全新的卡牌類型,極大提升了可玩性。
從通常魔法卡到陷阱卡,再到裝備卡……至此《遊戲王》的輔助卡牌體系,已經差不多成型了。
可怪獸卡呢?
決鬥怪獸,顧名思義怪獸才是絕對的主角,也是決鬥遊戲的關鍵卡牌。
如果決鬥的勝負,全部依賴於魔法卡、陷阱卡與裝備卡這些「輔助卡」,那怪獸卡豈不是顯得很雞肋?
基於這個前提。
在隨後的漫畫內容中,原作高橋和希提出了【融合怪獸】與【儀式怪獸】兩個全新的怪獸概念。
並在之後的劇情里,出現了【歐貝利斯克的巨神兵】、【奧西里斯的天空龍】與【太陽神的翼神龍】三張法老王的守護神卡。
考慮到「三幻神」的知名度,以及三幻神對後續《遊戲王》劇情的推進作用,這三張卡應該算是「效果怪獸卡」的起源。
也是在這之後,越來越多「效果怪獸卡」登上舞台,與魔法卡、陷阱卡共同組成《遊戲王》最古老的規則體系。
在這之後,遊戲王規則體系就愈發完善,甚至在舊的規則體系內,延伸出了新的玩法。
什麼同調超量就不談了。
反正擺在眼前的事實是,原版《遊戲王》直到決鬥王國篇結束,規則體系都還談不上很完善。
而萬寶版……
顧淼看過南桐所創作的漫畫第一冊後,對他塑造的規則體系內容,其實也有一定的了解。
玩家為兩個人,各自準備40張卡。
初始生命值為2000點。
依舊是召喚怪獸,根據怪獸攻擊力與防禦力的相差分值,從生命值里進行扣除,生命值變為0的人就算輸。
還是原版那一套,不過比原版稍好一些的是,萬寶版早早就誕生了魔法卡、陷阱卡與裝備卡等輔助性卡牌。
不僅如此。
連同「反擊陷阱卡」、「場地魔法卡」與「永續魔法卡」在內的諸多變種卡,也提前出現了。
乍一看,這比原版帶勁多了。
可無論是顧淼還是南桐,都覺得這一套規則體系,還有更進一步完善補充的空間。
「生命值太少了。」
顧淼聯想到後續的改動,眼神閃爍道:「青眼白龍的攻擊力已經超過了生命值,從這一點來說,2000點生命值還是不夠用。」
確實少了。
南桐點了點頭,旋即提問道:「那就加1000點,提到3000點如何?」
「不夠!」
「直接提到4000點吧。」
顧淼撓了撓頭,若有所思地說道:「除此之外,再新增一條規定:遊戲開始時,玩家需要各抽取5張手卡,手卡最多不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