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馬。
幾乎沒人期待他們創造奇蹟。
半決賽第一場的過程與結果並不出人意料。
馬刺運用五外陣容和快船對抗半場,然後,肯巴·沃克在於飛和阿德托昆博的關照下失靈了。
銀黑軍團在下半場的得分逐漸變得困難。
然後,就被快船打出一波流。
快船的壓倒性勝利在紙面上體現出了馬刺與他們之間的結構性劣勢。
馬刺無法應對快船的擋拆戰術;內線球員顯得太慢、被外線的投射所束縛,無法限制持球人的移動;為保羅·喬治提供的支援顯得乏力;以及在使出小球陣容的情況下進攻火力完全被打爆。
波波維奇知道,比拼天賦和硬實力,他們會不斷重演第一場比賽的結果。
想要下克上,就要創造變數。
變數哪裏來?自然是教練組。
只要讓里弗斯燒腦,就有可能下臭棋,因此,波波維奇在第二場比賽里下了一個命令,無限換防,然後不顧一切地用擋拆點名約基奇。
同時,在臨場過程中,波波維奇還不忘給里弗斯玩一些頭腦風暴。
比如,他會讓喬治去防阿德托昆博,然後把肯巴·沃克送到於飛面前,讓快船把球給於飛。
於飛知道波波維奇在想什麼。
這一年,快船的戰術核心已經逐漸轉移到約基奇和阿德托昆博的身上。
於飛的角色,成為他們兩人之間的樞紐與支點。
讓於飛拿球,就等於讓他用那種「球霸」式的打法打破快船原有的戰術平衡。
雖然這做法有引火燒身的風險,但如果快船不做出改變,馬刺根本無從撼動他們。
里弗斯的複雜戰術安排是正確的,但波波維奇忽略了一個關鍵:里弗斯其實只是於飛留在教練組中的一個工具人。
平時里弗斯不犯錯,他就是教練,暫停、輪換、針對對手的佈置,都由他掌控。
於飛會讓他成為一個「三好教練」,讓里弗斯既有面子,又有實權。
但一旦里弗斯陷入困境,腦海里亂作一團時,於飛就會接管局面。
他依舊是那個「唯我獨尊」的球霸,但現在的他不僅僅掌控比賽,而是掌控整個快船隊。
這就是為什麼他可以心甘情願放棄球權和戰術地位。
你以為他轉性了嗎?不,那只是他穩定軍心的一種手段。
波波維奇主動把沃克送到於飛面前,他自然不會錯失機會。
來一個,打一個。
快船隊確實發生了變化,但這不是波波維奇所期望的那種消極的轉變。
而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團隊協作。
於飛在這個賽季扮演了「配角」的角色,但這並不意味着他的地位下降了。
阿德托昆博和約基奇都很清楚,於飛的犧牲是為了誰。
如果對手將這種「退居二線」誤讀為GOAT的衰退,或是年輕球員爭權的象徵,那就是在自取滅亡。
馬刺在第二場比賽中再次敗北。
波波維奇凝望着於飛,那個人已經35歲了,但依然擁有統治力。
每個人都在等他老去,然而如今看來,時間對他的侵蝕實在太慢了。
或許最好的辦法就是期待他賽季結束後退役。
可他真的會退役嗎?
喬丹為什麼在1998年退役?那是因為公牛老闆決定拆散那支隊伍。
只要GOAT依然具備這樣的競爭力,他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地離開賽場?
波波維奇並不是球員,他只能從競技的角度去分析於飛的心理。
但如果僅從競技層面來考慮,馬刺的前景就更加黯淡了。
保羅·喬治,看似即將步入巔峰,但在35歲的GOAT面前,卻依舊顯得黯然失色。
他的速度、彈跳和身體素質或許更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