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書省內,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依舊,最近正是清閒,公主與皇子們正在踢着藤球玩。筆下樂 m.bixiale.com
張陽寫完對河西走廊的批覆,擱下手中的筆,抬眼看向太子,
「對官學之策,太子殿下可有其他方面的想法?」李承乾點頭坐下,
「孤從以往歷朝歷代開辦書舍的經驗上,挑選了一些比較好的經驗方法,還有太學開辦上的相關典籍。」太學創辦年代悠久,到了此刻大唐延續了國子監的創立,並且將太學,國子學,書學,律學都囊括其中。
進士及第而享文名者,大多由兩監生徒出身。漢時,一句願陛下興太學,置明師,以養天下之士,讓太學在漢時達到巔峰有三萬多人。
而歷朝歷代但凡天下平定之後,皇帝在選任官員上都會開創類似太學的士子培養所在。
李承乾的官學之策,則多是從這些方面得到的經驗。張陽拿過太子遞來的書卷打開看着其中的內容,
「太子殿下以為我們支教的意義何在。」
「讓朝中有很多的士子,讓科舉有更多的人。」李承乾不假思索說完,卻見張陽笑了,又好奇道「有什麼不對嗎?」張陽搖頭道「太子殿下還真是實在呀。」李承乾詫異道「不應該是這樣嗎?」張陽將雙手放在膝蓋上,
「支教不只是為了科舉這麼簡單,這是一項大事業。」
「大事業?」
「對,大事業!」拿起自己的隨身攜帶的竹筒水杯,張陽喝下一口熱水,再是將它蓋上,
「若支教只是為了科舉,功利性未免太強,從而導致學子只讀科舉相關,而不知農桑與處世。」
「太子殿下以為一個書舍之中能有多少人走上科舉的道路?」李承乾一陣無言,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。
張陽笑道「我保守估計一下,一百個學子中只能有三兩個能夠走上科舉,而這三兩個人將要面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,他們還要擠破了腦袋從各地學子中脫穎而出,如此數萬個參加科舉的學子中不到百人可以脫穎而出。」
「確實是這樣。」李承乾點頭贊同這個說法。
「所以在下以為支教的意義應當是育人為大,而科舉才是其次。」張陽感慨着,
「讓學子能夠適應這個時代,以及讓他們知道這個時代將來會發生的變化,而教書過程中更是要讓學子明白如何處世待人,規勸其走向正道,做個好人,將來可以有個更好的人生。」
「育人就是一盞明燈,讓千千萬萬的人知道大唐是什麼樣的,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,這是偏遠地方的學子們更需要的,開拓他們的眼界,讓他們對廣袤的中原大地擁有敢於走出去的念頭,他們的方向便是我們教書的方向。」
「學子們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,在田地里他們也可以勞作,他們身體健壯,能夠拿起鋤頭種地,也能夠拿起書籍與人說春秋,更可以肆意而活。」李承乾沉默半晌,
「之前……是孤狹隘了。」張陽笑道「太子殿下不要見怪,其實臣當年的老師也是這麼做的,他將行差踏錯的學生找回來,讓他們繼續讀書,讓他們重新走回正道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」李承乾深吸一口氣,
「孤明白了,教書育人是為人間正道,科舉次之。」
「如此便是了,往後我還想開一個技術相關的書院,教授匠作相關,技術相關,或者攻克技術難題,讓大唐有更多相關技術的人才。」張陽暢想着,
「我管這個叫做技術學院,讓大唐的孩子們以後有個學技術的地方,也能讓孩子們能夠學一門賴以生存的技能。」李承乾讚嘆,
「張侍郎一直都是個有遠見的人,孤很期待有如此一座書院。」
「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,下次再聊。」張陽打開李承乾的章程,
「太子殿下說一個夫子派往一個地方,我覺得這還不夠。」
「需要多少人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