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理了一下語言,黃一凡說道:「連橫合縱的故事在華國家喻戶曉,哪怕就是初中生估計也能將這個故事說出來,這是因為太史君公羊望寫的史傳專門對於連橫合縱做了詳細的介紹。這個故事說的是,蘇秦與張儀都是同門師兄弟,學成之後,蘇秦去了趙國遊說,然後在趙國聲名遠揚,並且遊說各國結成了合縱協議。
而此時的張儀卻是去了楚國,但卻被誣陷偷了和氏壁,被楚國的國王打了個半死。隨後張儀離開了楚國投奔蘇秦,但蘇秦卻並沒有怎麼接見張儀,反而羞辱了張儀一頓,最終張儀便去了秦國。當然,蘇秦所謂的羞辱也只是激勵張儀。最終張儀憑着他出色的才華,使用連橫之策,破了蘇秦一手達成的合縱之策,使得秦國成為天下霸主」
「這位朋友,蘇秦與張儀連橫合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,你還是直接節省點時間,說重點吧。」
一位傳統作家在邊上打斷了黃一凡的說話。
「也行。」
黃一凡並不介意,點了點頭,說道:「雖然這個故事家喻戶曉,但是,這個故事卻有一個嚴重的問題。」
「什麼問題?」
「蘇秦與張儀並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,所以,兩人根本就不可能相交。」
「這不可能。」
「為何不可能?」
「這還用說,蘇秦與張儀明明是同一個時代的人物,而且還師出同門,怎麼可能不相交呢?」
「呵呵,這只不過是史傳的說法。剛才我已經說過,哪怕就是太史君的史傳,也有可能出錯。當然,我倒不是說太史君怎麼樣,但錯就是錯。」
「那請問,錯在哪?」
兩方連續交鋒,態度越演越熱。
「其實要證明太史君的說法有誤很簡單,我們只需要查找張儀與蘇秦的出生時間便可。」
「笑話,蘇秦與張儀到底出生於何年這是整個史學界的難題,從來沒有人考證出來,你怎麼查找兩人出生時間?」
「這位作者朋友,做學問得靈活一樣,怎能頑固不化。雖然張儀與蘇秦兩人的具體出生年月我們不知道,但我們可以從別的方面推測兩人在歷史當中的活動時間。張儀成為秦國宰相的時間是在「秦惠王」時期,當時與張儀的對手是公孫衍。相信對於公孫衍,各位應該並不陌生,與張儀一樣,公孫衍也是一位出色的縱橫家。這在太史君的史傳當中也有提過,並且,漢書,後漢書,包括戰國策以及其他歷史文獻也都有提及。
但很奇怪的是,除了太史君的史傳之外,在史傳之前的任何歷史文獻都沒有提及蘇秦。直到張儀死後,才有史傳寫出蘇秦與張儀是同門師兄弟的說法,並且,也因為史傳的歷史地位,後世基本上所有的歷史文獻都採用了太史君的說法,認為張儀與蘇秦是同門。但真實的蘇秦活動時間是在秦昭王,也就是「秦惠王」兒子之時才出現,也只是在那個時期,蘇秦才成為了燕國的宰相」
這一個說法,可謂是直接點中了史傳的錯誤之處。
幾位本想找回場子的傳統作家,這時卻是一愣。
他們雖然是作家,但作家也並不是萬能的。
對於這一些歷史文獻的考據,那是歷史學家做的事情。
此時黃一凡連翻將一系列的資料提出,卻是將世間真理一樣的史傳就此推翻。
「所以,真實的歷史可能恰恰相反。蘇秦不僅不可能激勵張儀,反而,蘇秦活動的時間還在張儀之後,更不用說兩人是同門了。兩人雖然都是連橫合縱的名家,但是,如史傳一樣的劇情,只能是小說或是電視劇里才能真正的出現。」
真實的歷史有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完美。
真實的歷史,有的時候與記載的歷史存在着很大的差別。
「這是真的?」
幾人相互看了一眼,都不願意相信。
「是不是真的,各位不仿查下資料。若是暫時不好查,倒不如問問歷史方面的專家曾楚先生。」